Login



首页 > 自考资讯 > 湖北

湖北自考12494城市公共交通概论考试大纲

小编 2025-03-19 15:25:45 人看过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城市公共交通概论           课程代码:12494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城市公共交通概论》是为适应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的交通运输人才而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本课程通过对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构成和服务特性进行分析,并系统介绍具有典型性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规划方法,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从事城市客运交通管理工作必须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实用型人才。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城市公共交通概论》教学的基本任务在于介绍城市客运交通系统构成的基本知识,客运交通系统的规划、设计和管理等内容。本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从事城市交通管理工作所必须的专业知识,包括城市客运交通系统特别是公共交通的总体发展特征、城市客运交通的构成和特点、城市客运交通系统的规划、城市客运交通系统的运营管理等内容。并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将基本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力求反映我国城市客运交通特别是公共交通中所出现的问题和特点。

学生学完本课程之后,应当能够:

1.理解城市客运交通系统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城市客运交通系统发展演变;

2. 掌握城市客运交通系统构成及特征;

3. 掌握城市客运交通系统规划主要内容和方法

4. 掌握城市客运交通系统运营管理主要内容和方法

5.掌握城市公共交通优先的内涵和措施;

6、掌握城乡客运交通一体化的和客运枢纽规划基本方法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属专业选考课,对先行课程无严格要求,但学生如能先行学习与城市交通有关等课程,将有助于加深对本课程内容的理解。

第二部分  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1章 绪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学习本章要掌握城市客运交通系统所处的地位及其作用、城市客运交通的发展演变及其发展模式等内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城市客运交通系统的地位及作用(次重点)

识记:城市交通系统的概念

理解:城市客运交通系统面临的问题

应用城市客运交通系统可采取的对策

(二)城市客运交通系统发展演变(一般)

识记 城市客运交通发展历程

理解:城市客运交通与城市发展关系;

应用分析城市客运交通发展趋势

(三)城市客运交通发展模式(重点)

识记: 城市客运交通发展影响因素及发展模式

理解:城市客运交通的功能定位

 

第二章  城市客运交通系统构成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学习本章要了解城市客运交通系统构成及特性,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快速公交系统、常规公交系统及城市其他客运交通系统的构成等内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城市客运交通系统构成及特性(重点)

识记 城市客运交通交通系统的组成

理解:公共交通方式及私人交通方式的特性

应用:分析交通方式结构合理性。

(二)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构成(重点)

识记: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概念及分类;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分类;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分类车辆分类、车辆段分类、机电通信设备构成

理解:市域线与室内线主要技术特征比较;车站特征

(三)快速公交系统构成(重点)

识记:快速公交系统概念组成;快速公交路权分类快速公交专用道分类;快速公交运营管理系统

理解:快速公交站特点及改进;快速公交车辆的技术改进 

(四)常规公交系统的构成(次重点)

识记:常规公交概念及组成、线路分类、场站分类、车辆分类、车辆指标、调度工作

理解:常规公交线路特征、站场特征

(五)城市其他客运交通系统(一般)

识记:出租车概念

理解:出租车自行车、小汽车客运方式优缺点

 

第三章 城市客运交通系统规划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了解城市客运交通系统规划的内容和流程,以进一步阐述城市轨道交通及常规公交规划。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城市客运交通系统规划概述(重点)

识记:城市客运交通系统规划概念、规划模式、规划分类;城市客运交通系统规划内容;典型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组成规划工作流程详细流程规划内容

(二)城市轨道交通规划(重点)

识记: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原则和方法; 线网架构思路和研究过程车站分布影响因素 车站站距;车站规模等级

理解:轨道交通线网规模推算方法;线形态基本形式特点和适用范围;换乘方式比较

应用:结合实例分析线网形态和换乘方式提出建议

(三)城市快速公交系统规划(重点)

识记 快速公交线网规划的布局原则及模式快速公交站点规划的原则

理解 快速公交线网规划的规划方法快速公交站点规划设计

应用结合实例分析如何规划快速公交系统

(四)常规公交规划(重点)

识记:常规公交线路网规划的目的、方法,基本内容及影响因素;常规公交场站规划的标准;公交停保场规划原则

理解:常规公交线路网规划的目标函数,约束条件及算法;常规公交起(终)点站规划及中间站规划;停保场的布局规划模型

(五)城市其他客运交通系统规划(一般)

识记:出租车合理规模的确定;小汽车趋势预测

理解:出租车停靠站规划;小汽车停车规划及使用政策

 

第四章 城市客运交通系统运营管理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理解城市客运交通系统运营管理的基本概念,掌握不同交通方式的运营模式及运营管理。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城市客运交通系统运营管理(重点)

识记 城市客运交通系统运营管理流程

(二)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管理(重点)

识记:轨道交通客流客流概念、客流调查、客流预测及特征分析;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运站组织的原则及售检票系统运用与管理

理解: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客流计划、全日行车计划,列车运行计划及车辆配备,运用与检修计划;轨道交通车站出入口组织方式,站内客流组织方式,突发客流组织与调整及客运服务质量控制;轨道交通行车组织与控制(列车运行图、日常调整与调度指挥)

(三)常规公交运营管理(次重点)

识记:常规公交票制、票价及补贴

理解 常规公交路线作业计划及行车作业计划的执行;常规公交线路运营调度(人工调度,智能调度)

(四)快速公交系统运营管理(重点)

识记 快速公交系统运营模式(跨站运营模式,区域运营模式及快/慢车运营模式);快速公交售检票系统(售检票系统、票制及票价制定)

理解:快速公交系统运营计划

(五)城市其他客运交通系统规划(一般)

识记:出租车运营管理(公司经营及个体经营);小汽车需求管理;非机动车管理

理解:城市客运交通政策(公交发展的外部及内部政策)

 

第五章 城市公共交通优先系统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理解公交优先的内涵与措施,掌握快速公交系统专用道与常规公交专用道的布设。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公交优先概述(重点)

识记 公交优先内涵,发展的目标

理解:公交优先发展的措施

(二)快速公交系统专用道系统(重点)

识记: 快速公交系统专用道分类

理解:快速公交路段专用车道的设置形式(快速公交内侧专用道,外侧专用道及路段专用车道基本类型的扩展形式);快速公交专用道路的设置形式;快速公交系统专用道运营模式;快速公交系统专用道布设;

应用:结合实例提出快速公交系统专用道设置建议

(三)常规公交专用道系统(重点)

识记:常规公交专用道类型;常规公交专用道布设(设置常规公交专用道的条件、)

理解:常规公交专用道布设(设置常规公交专用道的条件及常规公交专用道典型形式  性能分析)

(四)交叉口公交优先系统(重点)

识记:空间优先及时间优先策略 

第六章 客运交通一体化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理解城市客运交通一体化和综合客运枢纽的基本概念、掌握城市客运交通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及构建、综合客运枢纽的布局规划与交通组织等内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城乡客运一体化概述(重点)

识记 城乡客运一体化的概念、特点、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及发展目标;城乡客运运营模式;城乡客运站等级划分;城乡客运线网层次划分、布局结构、布设方法;城乡客运运营管理一体化措施

理解:城乡公交枢纽和客运站布局规划方法、城乡公交线网衔接模式比较;城乡公交线路改造模式比较;客运场站、客运线网规划及客运运营管理一体化总体思路

(二)城市客运交通一体化(重点)

识记:城市客运交通、公共交通系统及城市客运一体化构成要素; 

理解:城市客运交通与内外部要素一体化发展模式;公共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之间的竞争合作;城市客运交通一体化的体系架构;城市客运交通一体化的整合衔接

(三)综合客运枢纽规划(次重点)

识记:综合客运枢纽概念及特性、功能及分类;综合客运枢纽内部及外部交通组织步骤

理解:综合客运枢纽枢纽布局影响因素及差异性、城市对外客运及市内换乘枢纽布局原则与方法;综合客运枢纽换乘模式

应用:结合案例分析枢纽换乘及交通组织 

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考核的能力层次表述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理解”、“应用”三个能力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各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其含义是:

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是低层次的要求。

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联系学过的多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二、教材

1、指定教材

李旭宏、徐永能编著:《城市客运交通系统》,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年

2、参考教材:

陆锡明主编:《快速公交系统》,出版社: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5年

 

三、自学方法指导

1、在开始阅读指定教材某一章之前,先翻阅大纲中有关这一章的考核知识点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目标,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阅读教材时,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一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对基本理论必须彻底弄清,对基本方法必须牢固掌握。

3、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思考问题,也要做好阅读笔记,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加以整理,这可从中加深对问题的认知、理解和记忆,以利于突出重点,并涵盖整个内容,可以不断提高自学能力。

4、完成书后作业和适当的辅导练习是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做练习之前,应认真阅读教材,按考核目标所要求的不同层次,掌握教材内容,在练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回顾与发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题时应注意培养逻辑性,针对问题围绕相关知识点进行层次(步骤)分明的论述或推导,明确各层次(步骤)间的逻辑关系。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提出的总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能力层次,并深刻理解对各知识点的考核目标。

3、辅导时,应以考试大纲为依据,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以免与大纲脱节。

4、辅导时,应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宜提倡"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争取帮助,依靠自己学通"的方法。

5、辅导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对考生提出的问题,不要有问即答,要积极启发引导。

6、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考生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做出判断,解决问题。

7、要使考生了解试题的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会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

8、助学学时:本课程共5学分,建议总课时90学时,其中助学课时分配如下:

章次

内容

学时

第一章

绪论

8

第二章

城市客运交通系统构成

16

第三章

城市客运交通系统规划

20

第四章

城市客运交通系统运营管理

20

第五章

城市公共交通优先系统

16

第六章

客运交通一体化

10

 

90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包括能力层次比例、难易度比例、内容程度比例、题型、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等)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

2、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的试题比例大致是:"识记"为50 %、"理解"为30%、"应用"为20%。

3、试题难易程度应合理:易、较易、较难、难比例为33:3:1

4、每份试卷中,各类考核点所占比例约为:重点占65%,次重点占25%,一般占10%。

5、试题类型一般分为: 判断题、问答题、分析题、论述题

6、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50分钟,采用百分制评分,60分合格。

 

六、题型示例(样题)

附录:题型示例

一、判断题

1. 一般而言,在公交车辆保有量一定的情况下,公交线网密度越大,则居民非车内出行时间就越短。(        

二、问答题

1、试分析公交线网密度大小与居民非车内出行时间长短之间的关系?

三、分析题

1、某一交通拥堵的特大城市A在高峰期间的出行方式比例如下表示,试对该城市的客运交通方式结构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出行方式

步行

自行车

地面公交

出租车

小汽车

其他

所占比例

10%

6%

19%

8%

54%

3%

四、论述题

1、分析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发展的趋势?

 




来源:网络
本站自考资讯内容均来之各省教育考试院及各院校官网发布,有不明白的地方请咨询当地自考办,以自考办解释为准

编辑推荐

热门文章

微信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工作时间 09:00-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