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微信客服
工作时间 09:00-23:00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新闻学(专升本)专业考试计划
主考学校:四川大学
四川省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委员会 2023年10月制定
| ||||||||||||||||||||||||||||||||||||||||||||||||||||||||||||||||||||||||||||||||||||||||||||||||||||||||||||||||||
一、指导思想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我国高等教育基本制度之一,是对社会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十九大关于“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的要求,以专业规范工作为抓手,规范专业设置,优化专业结构,推进自学考试转型发展,为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多样化的需求奠定坚实基础。 二、学历层次及规格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学(专升本)专业的学历层次为本科,学科门类为文学,专业类别为新闻传播学类。 本专业考试计划规定合格课程门数15门(其中考试课程相关的实践考核环节部分不单独计入课程总门数),总学分60学分。 凡按照本专业考试计划的规定,取得相应课程合格成绩且达到规定学分要求,毕业环节和实践性环节考核合格,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者,经审核通过,由四川省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委员会颁发新闻学(专升本)专业毕业证书,主考学校副署,国家承认学历。符合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由主考学校按规定授予学士学位。 三、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 培养目标: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职业道德水准、创新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具备传播学、新闻学的基本理论,具有较强的信息获取、概括、分析、组织的能力,熟悉国家新闻、宣传政策法规,能够在新闻、出版与宣传部门从事新闻传播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掌握人文与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掌握新闻传播历史和基本理论,获得新闻传播实践技能训练,具备利用多种传播媒介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的能力。主要包括: 1.正确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掌握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广告、公共关系、编辑出版、媒体运作等方面实际业务能力; 2.具备熟练运用现代传播技术从事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运营等活动的能力; 3.具有较为深厚的文化基础知识和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 4.熟悉国家新闻传播领域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坚守职业道德准则; 5.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掌握科学开展工作的一般方法,能正确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能适应和胜任多变的职业领域; 6.具有相应的计算机和网络应用技能,基本掌握一门外语,具备较强的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一定的创新意识与能力。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 专业代码:050301
五、主要课程说明 1.媒介管理 本课程主要内容为媒介管理的基本概念、媒介组织、媒介领导、媒介广告营销、媒介战略管理、媒介品牌经营等。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媒介经营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范畴,把握媒介经营管理活动的过程、方法与规律,提高分析和解决媒介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2.编辑学概论 本课程主要内容为编辑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相关技巧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编辑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熟悉编辑学科的总体框架和编辑工作的性质和规律,掌握编辑工作的相关技巧和一般方法。 3.电视新闻实务 本课程主要内容为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采访、写作与编辑,现场报道与现场直播,以及新闻工作者的职业准则等。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在媒体竞争环境下掌握电视新闻的报道原则、采制特点以及各类新闻节目的特质与要求等,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理论知识和电视新闻采集制作的实务技能。 4.新闻采访写作 本课程主要内容为新闻采访的基本方法与注意事项,新闻写作的常见类型和写作技巧。包括采访、消息、特稿等基本概念,新闻价值判断标准、新闻写作原理等基本理论,如何写作消息、特稿、专题报道、深度报道等各类新闻作品,掌握报刊新闻和广电新闻采访写作的基本技巧,具备一定的独立采写水平。 5.网络传播法规 本课程主要内容为我国新闻传播、网络传播的政策与法规,包括我国新闻传播法的体系和新闻传播领域的一些行为规范以及《网络安全法》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国家新媒体传播领域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确保网络安全和新闻行业健康发展。 6.中外新闻史 本课程主要内容为中外新闻传播产生、发展、演进的历史,包括新闻事业、新闻制度、新闻观念三个层面。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新闻传播发展的历史、规律和趋势,提高传媒素养,加深对历史和社会的了解。 7.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 本课程主要内容为人类传播与大众传播的概念与历史发展、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播效果、大众传播受众及大众传播学的研究方法等。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大众文化的基本理论知识,正确分析当代中国各种流行文化现象,帮助学生从学理角度认知大众文化,进而培养学生的大众文化素养。 8.全国统一命题考试课程(略)。 9.实践性学习环节课程(按主考学校要求执行)。 六、实践性环节学习考核要求 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 |
工作时间 09:00-23:00